5月28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塗永前應法學院邀請,在法學院二辦會議室作題為“人工智能時代的勞動政策及法律應對”的報告。60餘名法學院師生到場聆聽。
![154224r1[1].jpg 154224r1[1].jpg](/__local/C/E5/2F/FA1D23CDBBFCEE3FDE48F934A96_1331D3D8_26558.jpg?e=.jpg)
報告會現場
塗永前教授就人工智能是否會挑戰人類、是否會導緻失業、未來如何應對人工智能等問題談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人工智能運算能力超越人類,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必然會帶來人類社會生活與生産方式的重大變革,甚至使人類生存模式産生重大影響,勞動與雇傭工作模式将面臨大變局。發達國家的曆史發展啟示我們,技術的不斷疊代更新需要有前瞻性的、不斷完善的勞動法制和社會保障制度體系才能維系整個社會的平穩發展。他認為,我國應該在未來的《勞動法》《勞動合同法》或者相關專門法中就機器人的應用和發展進行原則性規定,進而不斷細化,使得機器人的應用始終符合服務人類社會的目的,對于濫用機器人者,責令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進而達到實現規範機器人發展和應用的目的。
本次報告會詳細闡釋了人工智能對政府、技術人才、勞動者教育水平、法律等方面的影響,使法學院師生對互聯網技術和人工智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對我校法學學科及“雙一流”建設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撰稿:法學院 潘敏 攝影:張穎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