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上午,中共中央黨校政法部原主任、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恒山應法學院邀請,在法學綜合實驗教學中心報告廳作題為“令、約、評——法概念的比較”的報告。報告會由法學院院長王利軍主持,武建敏教授點評,百餘名法學院師生參加。

報告會現場
張恒山教授結合中國古代社會的律法、希臘羅馬古典城邦法律、猶太民族“摩西十誡”、英國自由大憲章等法規範的形成過程,對“令、約和評”的概念分别進行了闡釋。他指出,我國傳統上将法視為“令”,這與中國古代“刑起于兵”密切相關;西方古典城邦法律将法理解為“約”,即集體協商形成的共識,如《十二銅表法》、市民法等;“評”則是對法的重新理解,人類社會群體觀察外界的行為,一系列的評價構成道德規則的起源,實際上法律也起源于此。他還論證了“評”在法的形成過程中的重要意義。
張恒山教授的報告,使法學院師生對法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法的本質研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對我校法學學科及“雙一流”建設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撰稿:法學院 王康 攝影:張穎瑜)